7月1日,山西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薪火匠韵·非遗传习队”来到兰创非遗工作室开展为期一周的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非遗技艺传习、创新设计等方式,探索非遗保护与青年创造力融合的实践路径,为传统手工艺注入现代生命力。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讲解技艺要领,学生们沉浸其中,专注于手中的创作。在剪纸、缝制香包、绳编、软陶塑形等非遗项目中,大家巧妙融入个人创意,红纸在剪刀下翻飞,化作灵动的图案,五彩丝线交织缠绕,编结出新颖别致的绳结,带着草药清香的布料,被缝制成造型精巧的香包,软陶也被塑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独特造型,传统技艺在学生们的手下焕发出别样生机。

从红纸翻飞到软陶塑形,从草药飘香到绳结交织,青年学子们用青春的创意和活力,赋予非遗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这场暑期实践不仅让非遗技艺在青年手中焕发新生,更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担当。

者:赵宏伟  杨  澜

总 监  制:张   鑫丨监制:郝晓鹏
值班主任:岳大千丨责编:李   倩
审      核:李智斐编辑:马   芳   王  芳
-----  来源  -----
朔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