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朔州市充分发挥积淀而成的边塞文化、民族文化、边贸文化等资源优势,在践行举右玉龙头、走生态之路、打长城品牌旅游发展战略下,正努力蹚出一条文旅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桦林山 

  一是提质增效精准发力补齐“短板”近年来,市文旅局要求宾馆饭店、景点景区、旅行社对照“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对照标准健全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建立旅游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加强文旅从业人员培训和发展引导力度,率先在全省启动旅游“微笑服务”行动,制作“微笑服务”微视频,举行“微笑朔州更美丽,我为朔州旅游代言”活动,发出“微笑服务”倡议,2018年深入景区开展“微笑服务”主题公益活动,2019年又专门邀请安徽皖通高速公路合肥管理处内训师团队对旅游从业人员仪容仪表、微笑服务、文明用语等内容进行培训,让“微笑服务”成为密切联系游客的“连心桥” 

  苍头河 

  边塞文化成就旅游“硬核实力”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依据不同季节,不同游客群体,不同客源地,市文旅局有针对性地推出个性化旅游线路产品。目前,已形成市内常规游线11条,跨市线路7条,跨省线路5条,佛教古建游、边塞文化游、全景右玉游、研学科考游、长城穿越游等14个主题游线路60余条,为游客出行线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方面,围绕建设“塞上绿洲 美丽朔州”,精心打造内外长城、雁门边塞、应县木塔、西口古道等旅游品牌,挖掘布局农牧交错带、民族融合地、桑干河神头泉、金沙滩杨家将等特色资源。 

平鲁区迎恩堡油菜花 

  三是产业转型打造乡村振兴“新动能”在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引领力的文旅新业态彰显成效朔州平鲁区以迎恩堡、白兰沟村为核心,辐射种植油菜上万亩,既作为田园观赏项目,又作为产业致富项目。每年油菜花盛开时,遍地金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一道绝美的旅游风景线。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6亿元,以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基地为基础,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物流、仓储等工作,全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平鲁区鼓励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家庭式客栈、旅游接待中心以及编织、面塑、剪裁等旅游商品开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批“大户带小户、富户带穷户”的典型示范户层出不穷;怀仁县更是依托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投入50多亿元推进大美鲁沟国学项目、鲁沟南区工程项目,栽植花卉100亩,建设完成石板游步道、“观景台”等旅游配套设施,大力提升了村容村貌,彻底改变了鲁沟的面貌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享受旅游发展的红利 

   

  (供稿:资源开发科)